第九节:文章与写作
Crash Course 学习技巧系列课程笔记
📌 SUMMARY:
文章写作从 前写作阶段 开始,这样可以挖掘更多灵感,避免后面浪费过多时间查找资料。查找资料的时候,建议从维基百科入手,把查找的资料保存下来,并对材料注解。不要一开始就期望创造出完美的文章,一步一步的来。编辑的阶段分成 内容编辑 和 技术编辑 两个部分,一个是从思想观点角度入手,另一个是从拼写语法入手。一个有效的方式是把文章打印出来再改,并且花时间大声朗读出来。也可以选择给别人看你的文章,征求他们的意见。定稿之后,打印出来,从头到尾再认真读一遍。
Recall
写作从哪个阶段开始?为什么?
写作能够分成几个阶段?
前写作阶段需要注意什么?
查资料的时候需要避免什么问题?从哪里开始比较好,然后呢?找到的资源怎么处理?怎么对材料注释?怎么判断是否查够了?
初稿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地方?
编辑可以分成哪两个阶段?
怎么从整体把握整体,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?
技术编辑的阶段要注意哪些地方?有什么有效的方式?
怎么从别人那里得到反馈?
完成编辑之后需要做什么?
Notes
准备阶段
- 前写作 会挖掘出你根本没想过的与话题有关的东西
This is something that professional writers know really well; when you spend some quality time writing in a focused state, your brain will make connections and serve up memories you didn’t event know you had.
这样会想到大量的问题和初步论点,可能最后会写进你的最终稿
-
更加集中的查资料 带着 前写作阶段 的问题和论点,更清楚你要找什么资料,节省大量漫无目的的搜索时间
不是要你一次就打磨出一篇完美的文章。一方面,你还没有查资料。更重要的是,写文章是个大工程。(雕塑家的例子) - 前写作阶段
- 大脑清空
- 并不是试图要写一篇一气呵成的文章。这只是一个 “把所有想法写在纸上或记笔记 app 上” 的机会。
- 用番茄时钟,努力把所有大脑中所知的与话题有关的一切写出来,同时确认任何我可能想到的问题
- 列出我认为很重要需要提到的主要论点,最后尝试思考任何具体的外部资源,可能会对查资料过程有帮助
- 一旦结束,大脑清空
- 大脑清空
查资料阶段
- 绝大多是学生可能面对的陷阱,就是倾向于永远卡在这个这个阶段。资料递归症候群:卡在不停查找资料的循环里
- 查找资料的算法
- 首先,查找资料。(图书馆,网上)
- 更安全的起点是:维基百科,注意底部的引用部分
- 谷歌学术,EBSCO,图书馆
- 大多数科普书籍的注释和参考文献(万物简史)
- 一旦找到资源,用私人的方式存档
- 如果在书中或是其他纸质媒介,拍照
- 如果是数字资源,把它们添加记笔记 app
- 确保在写作时,总能找到它们
- 对材料进行注释
- 浏览每个资源,高亮你觉得与你要论证的观点特点相关的部分。添加笔记,当你实际写最终稿的时候,会帮助你突显这些论点的细节
- 有意识的问自己是不是查够了
- 首先,查找资料。(图书馆,网上)
初稿
Write drunk, Edit sober
开始创造时放飞自我,不管审核和限制的重要性。因为写作会遇见的最痛苦的问题之一,就是完美主义。
把初稿写在不同于最终定稿的位置上(写在不同文件中,写在完全不同的 app 上)
编辑
- 内容编辑(确保文章尽可能高效地把你的思想传达给读者)
从整体把握自己的文章,问自己最重要的问题:- 每个论证是否都支持论点?
- 文章读起来逻辑通顺吗?
- 每个论证是否恰当地展开,有资料或外部证据的支撑?
- 有什么可以删除,或写的更简洁?
- 技术编辑(准备一丝不苟地检查你的文章,识别语言结构或句法方面的错误)
- 拼写和语法错误
- 语言组织糟糕的句子
- 格式错误,听上去不对劲的句子
最有效的方式,是把文章打印出来,亲手更改 - 更容易发现错误
- 防止匆匆忙忙的做校对
花时间,出声阅读 - 强迫你放慢速度,防止无意识跳过任何词
- 给其他人看你的文章,获得他们的反馈
- 请意识到每个人第一次读你的文章的机会,只有一次。没有人能用崭新的眼光看你的文章两次。所以要有计划地找读者,让一部分人读初稿,留着另一部分人读最后的定稿。
- 请确保明确地询问你真正需要的那种反馈。(比如论证是否有理由据)
审查
- 打印你的定稿,从头到尾再认真读一遍